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071303
 然後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存備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暫時想不出來標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遠離暴力頃向的人
作者: 然後呢? 日期: 2025.05.22  天氣:  心情:
Ps你在我心中,你就是個臭俗辣。


遠離爛人爛事和有暴力頃向的人。

如果有生病請即早就醫


老娘我這輩子最討厭欺負女人的男人

有本事就去外面逞兇鬥狠


別找女人做些阿斯巴辣的事

臭俗辣才欺負女人

看。。。。。



何謂「控制情緒」? 無法控制情緒的人,內心經常感到不安、憤怒、陰鬱或苦悶,因此累積許多壓力。 當累積的情緒爆發出來時,很可能會做出問題行為,例如,因為憤怒而毆打別人,或是說出傷害對方的話而引發糾紛,人際關係進而惡化,讓團體生活變得難過。 「控制情緒」並不是指「不可以有情緒」,而是在情緒來時自我克制,不做出問題行為


無法控制情緒的人是指,無法有效地應對和調節自身情緒的人。 這可能表現為情緒波動過大、容易發怒、難以控制衝動,或者持續感到悲傷、焦慮等負面情緒。 這種情況可能與情緒障礙、焦慮症、憂鬱症等心理疾病相關,也可能與生活壓力、創傷經歷等因素有關。 

更詳細的說明:

情緒調節困難:

指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例如在面對小事時表現出過度激動或憤怒,或難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強烈的情緒反應:

指情緒反應超過了正常的範圍,例如過度悲傷、憤怒或焦慮,可能伴隨著焦慮、憂鬱、偏執等其他情感障礙症狀. 

心理疾病:

情緒障礙、焦慮症、憂鬱症等心理疾病可能導致個體無法控制情緒. 

生活壓力:

長期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等可能導致情緒失控. 

創傷經歷:

過去的創傷經歷可能導致個體對某些情緒事件過度敏感,難以控制. 

行為影響:

無法控制情緒可能導致個人做出衝動行為、與他人發生衝突,進而影響人際關係和日常生活. 

如何幫助無法控制情緒的人:

尋求專業協助:: 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師可以幫助個體了解情緒問題的原因,並提供情緒管理技巧. 

自我覺察:: 透過正念或冥想,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並嘗試理解情緒背後的想法. 

情緒抒發:: 尋找合適的抒發方式,例如運動、寫日記、與朋友交流等,避免讓情緒累積. 

改變不健康的思考模式:: 透過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改變負面的思考模式. 

建立支持系統:: 與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關係,尋求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藥物治療:: 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建議使用藥物來幫助管理情緒. 

總而言之,無法控制情緒可能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個體和專業人士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應對。 








會以暴力解決感情問題的人,多半無法跟人建立親密關係,談戀愛時總是處於高度的分離焦慮,內心不安的感受會轉變成激烈、多變、控制的交往模式。如果情人不順從,這些人就會出現憤怒、防衛的反應,甚至不惜殺害所愛的人,以免自己受到傷害。

合理化自己的暴力行為

如果暴力傾向的人抱持「受害者心態」,當對方指出他的暴力行為時,他會認為:「我被陷害了。」或是覺得:「我被誤會了。」他們的注意力只放在「自己受到的傷害」,而無視於別人身心受到的巨大創傷。

也有很多暴力傾向的人會淡化處理自己的暴行:「沒什麼大不了,我只是輕輕推他一下。」像我就碰過,將另一伴打到頭破血流的人,仍然不承認自己動手傷害對方,只願意承認:「我輕輕推他一下,是他自己去撞到頭的。」

有些暴力傾向的人會不斷強調自己「無負面意圖」:「我真的不是要傷害他」,或是「我不是故意的」,似乎認為只要自己不是有意的,就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有些暴力傾向的人會「自我表達」,為暴力行為找到正當理由:「他老是不聽話。」言下之意是,若不照著自己的意思做,對方就是討打。

有些暴力傾向的人會指責對方:如果對方不惹我,我不會動手。

通常會有上面這兩種觀念的人,多半其他的家庭成員也有類似的想法。譬如說,當兒子把媳婦打得渾身是傷,婆婆看到後,非但沒有告知兒子使用暴力是不被允許的,反而質問媳婦:你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惹他生氣?或是跟媳婦強調:你就凡事依他不就沒事了。表面上好像在保護媳婦,實際上是縱容暴力蔓延。

有些暴力傾向的人會「否認」自己的暴行,他會跟記得暴行的人說:「根本沒這回事,你說謊。」甚至威脅對方:「沒有這回事,你不要亂說。」

諮商的過程中,聽過太多暴力份子為了掩蓋自己的暴行,所說的防衛性語言,像是:我現在有打你嗎,你說的都是謊話、造假的。

有些暴力傾向的人會把自己的暴行推給酒藥癮:我喝醉了,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如果知道自己喝酒後會有暴力行為,就需要避免喝酒,而不是藉著喝酒發洩情緒,任由自己傷害別人。

有些暴力傾向的人會承認自己失控:我太生氣了,一時失控。雖然知道自己失控,可是,卻沒有控制自己的暴力行為。

處理暴力憤怒情緒的技巧               

要跟有暴力傾向的情人安全分手,需要鎮定下來,先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包括:

應對方式:施暴者對別人的指責是什麼?觀點想法:施暴者生氣的想法是什麼?提出期望:施暴者對別人有什麼期望但沒有實現?內在渴望:被接納 、被尊重、 歸屬感 、愛 、親密?核心自我:施暴者會對自己說些什麼?嘴裡、心裡唸的是什麼?

通常會有暴力行為的人,往往內心都隱藏大量不平衡、羞恥感,覺得自己是個沒有能力、沒有人要、沒有價值的人,為了對抗「自我鄙視」的感受,他們會脫離現實,變成自己行為的旁觀者,他們的思考邏輯大都奇怪而冷漠,很難用言語跟別人和自己表達受傷害的感覺。當內心的羞愧感轉化成憎恨感,就會有潛在的危險攻擊行為。同時,報復心強的人在談戀愛時,往往會用病態的方式來宣示主權,例如拍攝對方的不雅照片等等。

不過,在此特別提醒被暴力傷害的人,即使了解暴力情人的成長歷程、內心世界,但是要改變他們暴力行為,還是超過自己的控制範圍,有時暴力並不是用愛意就能轉化的。

要避免使用暴力行為的人再傷害別人,最重要的是帶領他們省思自己的內心世界,可以用語言表達情緒,更能了解別人的感受,開始為別人著想,而不是只想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誰叫對方要先對不起我,不然我也不會傷害他。」深刻體認自己對別人的傷害,才有可能改變暴力行為。

延伸閱讀:

夫妻吵架如何化解?透過諮商處理婚姻冷戰問題

相關

分享文章

已複製連結

上一篇

下一篇

其他專欄文章

總覺得壞事遲早要發生?心理師 3 招破解「負向自我暗示」的魔障

面對負面情緒,專家4招有解

焦慮型依戀是什麼?如何面對焦慮型依戀?5大方法改善焦慮型依戀

松德精神科診所
標籤:
瀏覽次數:95    人氣指數:95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存備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暫時想不出來標題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