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72743
 幸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轉貼~米開朗基羅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福氣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轉貼~文生‧梵谷
作者: 幸福 日期: 2009.07.02  天氣:  心情:
 


受苦與救贖
蔣 勳

大概還記得,中學時代,讀到余光中先生譯的《梵谷傳》,心中激盪的情緒。那時沒有看到梵谷的原作,複製的畫作也多是黑白,印刷模糊,但還是很震撼。
    
    讀到史東寫到:梵谷在煤礦區為工人佈道,在礦災慘劇之後,梵谷回到家,把自己僅有的衣物一份一份分好,全部捨給最需要的受難者,我仍那麼清晰記得,十幾歲的年齡,竟然掩卷無以卒讀,熱淚盈眶的記憶。
    
    那是梵谷,是余光中先生典雅譯筆下的梵谷,是史東傳奇小說筆下的梵谷。
    
    那個梵谷,陪伴著我通過青澀夢想的年代,夢想一個為人類救贖的心靈,這樣燃燒著自己,走進那麼孤獨純粹的世界,走進一個世人無法理解的「瘋子」的世界,走進絕望,走進死亡。
    
    我不太分得清楚,我認識的是藝術上的梵谷,或是生命實質上的梵谷。
    
    我分不清楚,是梵谷那一件作品打動了我,還是他整個生命燃燒的形式才是真正的作品。
    
    我走向了文學,藝術,到了巴黎學習藝術史,那個梵谷一直跟著我。
    
    大學的時候,我沒有讀美術系,但是整天跟美術系同學混在一起,有時候會央求他們:「讓我揹一下畫架罷!」
    
     也許我在夢想梵谷的某一種生命吧!
    
    在巴黎有許多機會看到梵谷的原作,看到他初到巴黎,受點描畫派影響的色彩的炫爛,但是,常常彷彿有一個聲音在耳邊輕聲說:那不是技巧!
    
     「那是什麼?」
     我想問,回頭卻沒有人。
    
    我又去了荷蘭,從阿姆斯特丹到庫拉.穆勒,梵谷早期線條粗重的筆觸,勾勒著重勞動下軀體變形的工人或農民,我彷彿聽到如牛馬一般沉重的喘息聲音。
    
    回程經過海牙,想到他邂逅了西嬿(Siam)一個拖著幾個孩子要養活的過了氣的老妓女。他們同居了,梵谷負擔起了西嬿一家老老小小的生活,這個故事一點也不像「戀愛」,難堪、卑微、邋遢可笑的生活。
    
    沒有人能理解梵谷為什麼把生活搞得一團糟!
    
     西嬿最後還是走到街頭去接客維生,彷彿重重嘲諷了梵谷:你要救贖別人?你能救贖自己嗎?
    
     梵谷的故事是一個「失敗者」的故事。
    我們要美化梵谷嗎?
    
     是的,他看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事物,他看到了初春大片大片綻放的杏花,他看到了起伏的山巒與麥浪,他看到了夏夜天空星辰的流轉…
    
    但是,那是他「發瘋」之後。
    他被鄰居聯名控告,要求警局逮捕強迫治療。
    
    站在聖.瑞米的精神病房前,我從梵谷眺望風景的窗口看出去,我在問我自己:如果當時我也是鄰居,我會不會也是聯名簽署的人之一?
    
    我愛梵谷嗎?
    我了解梵谷嗎?
    我知道梵谷存在的意義嗎?
    
    但是,我隔壁的鄰人割了耳朵,一臉血跡,我能夠接受包容嗎?
    
    梵谷丟給我們許多問題,在他自殺離開人世後,人們用一百多年的時間試圖回答,仍然無法有完滿解答。
    
    梵谷是精神病患,但是他看到了最純粹的美的事物。
    我們很正常,但是我們看不見。
    正常,意謂著我們有太多妥協嗎?
    
     我們不知道,一再妥協,我們已經流失了真正純粹的自我。
    
     我們可能在一張「向日葵」前掩面而泣,我們可能在一張「自畫像」前驚叫起來,我們可能在一張「星夜」之前熱淚盈眶。
    
    梵谷揭發了所有「正常人」的妥協,他明確宣告:沒有某一種瘋狂,看不見美。
    
    但是梵谷的美太危險,我們只能面對他的畫,不敢面對他真實的生命。
    
     二○○七年的五月,我帶著一疊稿紙,經由泰國到葡萄牙里斯本、Cascais, sintra,到倫敦,再到西班牙,在巴塞隆那,大約兩個月,寫完這本書。
    
     其實不是「寫」,而是「整理」。
    
     梵谷的故事,畫作,太多儲存在腦海裏,那些一本一本傳記裏的細節,那些在他畫作現場前的記憶,都留在多年來的筆記本中。
    
    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是梵谷逝世的那一天,我正在巴黎,H是畫家,提議要去歐維,祭拜梵谷的墓,她的日本丈夫,雖然不學美術,也非常愛梵谷,便主動排出時間,親自開車,做一次向梵谷致敬之旅。
    
    很熱的夏天,車子從巴黎出發,上了外環道,向北,大約兩小時可以到歐維。
    
     歐維是個小鎮,上個世紀的七○年代還沒有很多光客,寧靜,樸素。
    
    我們到了歐維,因為小鎮不大,很快找到了教堂,夏天午後,湛藍發紫的天空,壓迫著教堂塔尖,很像梵谷的畫
    
    梵谷的墓就在教堂後面,與弟弟迪奧的墓並排,青灰色的石板,平貼著草地,上面簡單銘刻著―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空氣中有松柏沉重的樹木的香味,有遠處麥田隨風吹來濃郁的麥草氣味,有烏鴉飛起來呱呱的驚叫。
    
    忽然間,炎熱的天空中捲起一陣狂風,我還沒弄清楚,一大片石子大的冰雹劈頭劈臉擊打下來。
    
    我跟H一家人趕忙躲進車子,冰雹打在車頂,乒乒乓乓,像是鬱怒的孩子在發洩受不了的情緒。
    
    那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一次祭奠梵谷的歐維之旅。
    因為整理這本書,記起了許多往事!
    
    二○○七年七月三十日於八里


***

梵谷生平

西元 1853年3月30日,文生‧梵谷出生於荷蘭布拉特省小村莊格羅渥特的松丹特,父親是基督教的新教牧師,家境小康。



梵谷自幼喜愛繪畫,十六歲時梵谷結束學業,但對未來志向依然前途茫茫,他的叔叔當時是畫商,幫他在畫行海牙總行謀到一份職員差事。但他對藝術日益著迷,經商的興趣就越來越淡,1876年,他被公司解雇,回到故鄉荷蘭。



梵谷此時心中充滿宗教熱忱,於是前往肯特郡的南斯濟特,擔任語文教師,後來又轉到倫敦附近的伊斯耳沃斯,擔任小學教師並且兼任傳教士。



數月之後,他前往阿姆斯特丹學習神學,1879年6月到貧困的礦區,擔任非神職牧師,儘管生活非常清苦,但他全心投入,體會到災民的痛苦,心中也非常悲哀,不眠不休和災民生活在一起,和教會的立場紛歧,而終於被解除牧師職務。



梵谷的傳教活動雖然失敗,但在礦區的八個月中,他畫了大量的素描,正是因此建立獻身藝術的決心。他把自己的決定寫信告訴弟弟西奧,西奧擔心哥哥的生計,毅然決定供養他的生活。



1880年10月,梵谷前往布魯塞爾學習解剖學、透視學,可是因生活困難,被迫輟學回家,此時他愛上寡居的表姐,但表姐回絕了他的求愛,同時也與父親劇烈爭吵,梵古再度離家,前往海牙繼續追求他的夢想。



梵谷在海牙受到親戚畫家安東‧奧佛的鼓勵,從此專心致力繪畫,在畫模特兒期間,認識妓女克里斯丁‧霍尼。梵谷誠心搭救她,並且同住在一起,但難以克服強大的壓力,最後還是離開克里斯丁,回到家裡。



梵谷在家期間,繪畫有很大進步,畫了近兩百張習作,他反覆描摹農民骨節粗大的手及刻苦的生活,這些習作為他創作「吃馬鈴薯的人」奠定了基礎。1885年冬,他父親突然逝世,梵古帶著菲薄的資產,前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考取了美術學院,一個月後,他與教授發生爭執,於是憤而退學,前往巴黎。梵谷在巴黎期間,重新點燃繪畫的激情,此時他的弟弟西奧,已成為一位精明能幹的畫商,同時為他引見了巴黎藝術界的大批名流-土魯茲、羅特列克、畢沙羅、秀拉,更與畫家高更結成莫逆之交。



梵谷和這些藝術家在一起期間獲益很大,同時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這一時期創作了「自畫像」和「唐基老爹」,並且接觸到印象主義和其它前衛運動,都深刻影響了他的繪畫,色彩的運用開始轉變,素描中出現了不少富有情趣的都市風光-「克利希林蔭大道」、「勒皮克街文生寓所的窗外景象」等作品,為了追求靈感及創作,他決定離開曾度過兩年充實光陰的巴黎,到南方去尋找陽光。



1888年2月,梵谷抵達普羅旺斯省的阿爾鎮著手創作,完成了「昂格拉橋」、「豐收景象」等作品,同時租下了拉馬丁廣場的黃屋,更寫信邀請高更與他同住,在此之前已創作了「夜晚的咖啡館」及著名的「臥室圖」。 梵谷和高更在黃屋同住了兩個月,是他創作欲最旺盛時期,可是由於個性和看法差異太大,壓力越來越嚴重,十二月的一個晚上時,梵谷精神狂亂下割下自己的一隻耳朵,並送給一位妓女,因精神錯亂被送進醫院。出院後,他一連數星期創作了幾幅寧靜安詳的作品,包括著名的「向日葵」。



梵谷出院後,阿爾鎮的居民聯名請願,要求將他隔離,結果當局下令將梵古關入精神病院,但在入院期間,他的作品有生以來第一次售出,曾在布魯塞爾展出過。



梵谷離開聖雷米後,前往巴黎小住,看望弟弟和弟媳,然後來到巴黎以北的奧文斯鄉下,嘉賽醫生負責照料他,並成為梵谷肖像畫中的人物,著名的「麥田群鴉」畫作也於這期間完成,同時反映出他內心深處強烈之悲哀。



1890年7月27日,梵谷走入一片田野,朝向自己的胸部開了一槍,兩天後他與世長辭,享年三十七歲,死時只有嘉賽醫生和弟弟西奧在他身邊,結束痛苦的一生。



二:梵谷時代背景



梵谷的時代背景,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在歐洲歷史上的大事為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和震憾了歐洲封建體系,推動歐洲各國的革命。



在這個世紀轉換,充滿著動盪和變革的時代,法國的藝術文化全面發展,形成歐洲藝術文化的中流砥柱,藝術思潮發生很大的轉變,產生藝術上的四次大運動-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印象主義,影響整個世界的藝術思潮。



印象主義在十九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產生於法國,反對當時已經沉腐的古典學院派,以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派,在庫耳培的寫實風格和巴比松畫派的影響,十九世紀科技啟發下,強調繪畫中對外光的描繪和研究。印象主義的名稱是西元一八七四年四月十五日巴黎的一群青年畫家,首次在巴黎歌劇院附近的納達爾照相館舉行畫展時,莫內的一幅油畫《日出‧印象》遭到學院派取笑命名為印象派而得名。



印象派畫家在繪畫技巧上,對光和色進行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觀察上,主張用整體看的『同時觀察』取代逐個細看的『連續觀察』,戶外作畫一次寫生完成,捕捉陽光一剎那的變化。以陽光七色為基礎的明暗調子,取代以黑白為基礎的明暗調子,改變了過去單調灰暗的畫風,無論是風景、靜物、人物肖像,多為色彩明快、筆法簡練,在繪畫技巧上邁出一大步。



印象派畫家敏銳的感受到事件、日常生活、速度和旅遊的種種改變,他們成為現代化的詮釋者,將不尋常的事物表現在畫布上面;群眾、火車、戲劇、舞會、音樂會、酒吧都成為描繪對象。印象派畫家強調在作品中,忠實的描繪出對客觀事物的感覺和印象,不必牽強於主題思想。



印象派畫展在後十二年間共舉行了八屆,西元一八八六年是畫展的最後一次,這一年後他們逐漸分散活動,並且產生分歧,但是影響力發展到社會都不能忽視的地步。繼承和變革印象派畫法的稱為『後印象派』,代表畫家有塞尚、梵谷、高更、羅特列克等人;後印象派不滿足於印象派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反對客觀主義的描繪自然,主張藝術要抒發感情和自我感受,要求藝術形象不同於現實生活中的物象。



後印象派畫家強調要描繪出客體的內在結構,表現出具體性和穩定性,富有體積感和裝飾效果。塞尚的畫極力追求體積感,高更的畫富有強烈的裝飾性,這種主張後來影響野獸派及表現派。



後印象派的光與色彩原理,發展出來的另外一種新畫風是『點描派』,為「新印象派」;創始人為秀拉,希捏克也是此派畫家之一。他們對光和色進行分解,創造出用筆觸的繪畫技法。例如把紅色一點一點塗在畫面上,在紅的筆觸下塗上藍點,一定距離看去,畫面上兩種顏色變成紫色。讓看者的視網膜發生調和作用效果,以色彩效果的方法來作畫。



西元一八九0年到一九00年之間,受高更作品啟發的『先知派』畫家,這時期十分活躍,代表人物有保羅‧塞柳斯爾、愛彌耳‧貝納、皮耶‧玻納耳、艾杜瓦‧烏依亞爾、牟利斯‧德尼等。他們採用示意性或象徵性的色調,畫面輪廓筆調鮮明,所畫題材具有親切、神秘的特殊品質,企求在繪畫上反映出一種裝飾風格,近似現代的風格。象徵主義繪畫反對忠實的再現外部世界,提倡採用象徵的隱喻和裝飾性的華麗,暗示所虛構的夢幻世界,此派的代表人物有魯東‧皮耶、德‧夏畹等。



而梵谷在印象派的影響下,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表現出另一種面貌,留給世人深刻的印象。



三:梵谷的繪畫特色



荷蘭大畫家梵谷逝世至今將近一個世紀了,而西方的藝術世界不知經過多少運動,閱歷多少派別,梵谷的地位卻越來越高,他的大名更是家喻戶曉。梵谷生前,有好幾位叔伯長輩在畫行業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弟弟西奧更是巴黎有名的畫商,偏偏他在藝壇十分潦倒,終其一生,只賣掉一幅作品,看到一篇美評,他的愛情沒有一次順利,他的三餐往往不繼,為了藝術而使身心憔悴,但他的畫卻無人欣賞,只有弟弟無所保留的相信他,否則世上縱有梵谷其人,也必無梵谷其畫。



三十七歲就自殺的梵古,實在是太早夭了,他到二十七歲才開始正式學畫,比起一般畫家起步要晚的多,雖是短短十年的創作生命,可是留給我們的充實遺產,足以比美任何現代畫家。



梵谷的畫可分三個時期;首先是他的「荷蘭時期」,前後共為六年(1880~1886),這是他漫長艱辛的學徒時期,學習的典範以巴比松派為主,如米勒、盧梭、杜普瑞等畫家,都是他經常臨摩的對象。此時他的題材多半是礦工、農人、織工、村婦,偶而寫生風景,筆觸多半粗重,色調多半陰沉,『吃馬鈴薯的人』是此期的代表作。論者認為,梵谷早期的畫風是荷蘭的寫實主義,有一種堅實而樸素的美感。



第二個時期從一八八六到一八八八年,是他的巴黎時期,影響他最大的是印象派在色彩、線條、構圖、主題各方面重大革命。此時梵谷的調色板鮮明起來了,線條也流動起來,北方陰沉的寫實主義結束了。如『蒙馬特崗的花園』『阮維葉市的人魚飯店』一類作品,受了莫內、畢沙羅等人的影響,而『唐基老爹』那一幅,無論人像或背景,又顯市日本畫的風味,都尚未找到自己真正的畫風。



第三個時期從一八八八到一八九0年七月自殺為止,只有短短兩年半的光景,卻是梵谷藝術的全盛時期。這時他的技巧已經成熟了,南方的大太陽燒豔了他的調色板,燒活了他的線條,充滿昂揚不安的動之世界,彷彿從生命中迸放出來。如『星夜』,天上熱鬧,人間彾落,在畫風已脫離印象派,而進入表現派了;另一幅『麥田群鴉』,怪異中有一種不祥之美,這是梵谷死前傑作,自殺前瘋狂的壓迫感,已至於象徵之境。



四:梵谷與高更



高更為後期印象派大師,象徵畫派的創始人。他小時住在秘魯,後來在巴黎任股票經紀,業餘作畫,並且收購印象派的作品,後來受馬內鼓勵,辭去交易所工作,專於從事繪畫,並拋妻棄子,隱居於法國西北的蓬大望,繼而遠遊巴拿馬與馬丁尼克群島,一八八八年,與梵谷同寓阿羅的黃屋,不歡而散。晚年鄙棄工業文明,遠赴大溪地群島,生活一如土人。



他的作品色彩鮮明,用粗黑線條分割成塊,一方面有裝飾之美,一方面則為意念之綜合,此種技巧對『先知派』影響很大。而在務求去除寫實,追求抽象之傾向,對於二十世紀從立體派到抽象派的畫風也有啟示。



高更後期作品多畫熱帶風景與土人,原始純真之中富神秘美,代表作有「自畫像」、「黃色基督」、「大溪地山嶺」、「大溪地少女」 等。



梵谷在巴黎時,經由弟弟的介紹,認識不少印象派的畫家,其中高更對他的影響頗深。當梵谷在阿羅鎮追求陽光,瘋狂作畫時,高更在格列塔尼的蓬大望從事創作,正感生活困頓,與梵谷連繫,而梵谷也感到寂寞,於是邀高更來阿爾鎮一起同住,並且互相研究。



在兩人同住期間,彼此對繪畫的觀念不同,時有爭執。高更認為要先觀察自然,回到畫室,然後冷靜的作畫,而梵谷卻認為要在熱寫奔騰的時後畫,這也是他來阿爾鎮的原因。梵谷說:「當我畫太陽時,要使別人覺得它是以極大的速度在旋轉,同時射出強力的光輝和熱浪。當我畫一片稻田,我要別人感覺稻草是在向外衝突,向最後的成熟破體而出。當我畫一隻蘋果,我要別人感覺那果汁正擠向果皮,而中心的果核正向外掙扎,衝向成熟。當我要畫一個人時,就要使大家感覺到那個人的生命之流,感覺到他所見,所做,所遭受的一切。當我畫一位農夫在田裡工作,我要別人感覺那農夫的生命正向下流入泥土,和玉薯黍一樣,而泥土的生命正向上流入那農夫。」而高更認為繪畫只是色彩、線條、形狀;藝術家應該表現自然裡的裝飾成份,這就夠了。



一個是不折不扣的火山,一個內心裡也在沸騰,梵谷和高更之間正醞釀著一場劇鬥。每天早晨,兩人都日出而畫;而到了夜裡,兩人累得無法入睡,便把精力向對方身上發洩;錢將用盡又無法消遣,兩人便互相折磨,來發洩悶在心頭的激情。



兩人整天繪畫,整夜爭執,用陽光、色彩、亢奮、煙草和苦艾酒飽餐自己,被大自然和自己創造的衝動所折磨,他們的火氣越升越高了。高更履次想離開梵谷,回去巴黎,但梵谷拼命糾纏,想留下高更,一再哀求、婉勸下,還是留下來了。



梵谷的情緒越來越不正常,顯得陰沉而憂鬱,終於有一天,他割下自己的右耳,洗淨後,用幾張圖畫紙將它包起來,外面又裹上一層報紙,然後走過拉馬丁廣場,把耳朵送給一位妓女後,便回去黃屋就寢。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長召來一個醫生和一輛馬車,大家把梵谷送到醫院,而高更對警察局長說:「要是他問起我,告訴他,我去巴黎了 ;他再見到我,可能會送命。」



梵谷與高更雖然是繪畫上的好友,但彼此個性上的差異,見解上的不同,加上極端的衝突,終於爆發出嚴重的病情,實在令人扼腕。



五:梵谷與西奧



梵谷的弟弟西奧,是他一生中最親近的人,也是精神上重要的支柱。在他最窮困的時後,西奧會無條件的援助他,當精神最空虛時,會全力的支持,兄弟倆感情深厚,無話不談。



西奧從事畫商,後來漸漸發達,成為有名的畫商,在事業上的發展比哥哥順利得多,經濟上也十分充裕,因此常資助梵谷,讓他能專心作畫,沒有生活上的負擔,縱使沒職業,也不用煩惱,都有西奧在供應。



當梵谷在礦區傳教失敗,正處於灰心喪志,消極委靡時,突然有股繪畫的欲望在心中燃燒,便開始畫礦區的一些人物,逐漸確定了未來目標。但此時,生活的困頓仍困擾著他,行貌憔悴,身無分文,又無職業。正巧有一天,西奧來探望他,發現這種情況,非常難過,而梵谷也把心中繪畫理想說出,他說:「我怕,當然我有事要做,我一生都朝著它走,從來沒有懷疑過。當初我在布魯塞爾和阿姆斯特丹念書,已經有強烈的衝動要畫畫,要把看到的東西移到紙上,可是我當時克制自己。我怕它會甘擾自己真正的工作,我真正的工作!我真瞎了眼,這些年來,我心裡一直有樣東西掙扎著要衝出來,我自己卻不讓它出來,把它打了回去。如今我已經二十七了,還是仍然一事無成,我真是一個白癡。」



西奧說:「沒關係,文生,有你這樣的毅力和決心,你的成就比別的初學的人一定要大上千倍,何況你此生來日方長。」



梵谷說:「無論如何,我總有十年吧!十年內總該有點成就了。」



西奧說:「當然了!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海牙,你愛住哪兒就住哪兒,只要你選定,我就把生活費按月寄給你。我不在乎你需要畫幾年,文生,只要你不灰心,我永遠也不灰心。」



梵谷說:「啊!西奧,苦了這幾個月,我一直摸索一樣東西,想從我生命裡發掘出真正的目的和意義,而自己居然不曉得!現在我曉得了,我再也不會氣餒了。西奧,你知道這件事的意義嗎?浪費了這許多年,『我終於發現自己了!』我要做一個畫家。啊!西奧!牢獄終於打開了,而你是開門的人。」



第二天,梵谷便動身回布魯塞爾的故居,同時把決定告訴父母,並把畫畫做為終生職業。此後幾個月,他一直在家附近畫畫,也不管別人用怪異的眼光看他,仍然繼續作畫,但梵谷覺得畫裡有些部份無法突破,便去海牙找他的姐夫畫家學畫,同時僱請一些模特兒作畫,這時梵谷的經濟來源完全依靠弟弟西奧每月的一百法郎,才能心無旁鶩的繪畫。



梵谷這時的繪畫還有不少缺點,在比例上還不很精確,但是有生命力並帶有拙樸的畫風,因此還在摸索,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向。西奧則堅信來日哥哥定會成為偉大的畫家,但對於現在為止所畫的作品,仍不十分喜歡。西奧是位眼光犀利的鑑賞者,可是對於他哥哥作品的評價,卻始終拿不定主義,他只覺得文生恆在蛻變的過程,從未進入成熟的境界。當文生把他所有的畫稿給西奧看過,又談起對油畫的嚮往,西奧說:「如果你覺得有畫油畫的需要,那何不開始著手呢?還等些什麼!」



於是梵谷開始買油畫顏料來畫,他愈畫下去,對其他的活動就愈感乏味,他愈拋開其他活動,把握人生畫意的眼光就愈為敏捷。唯一的困難便是油畫顏料貴得可怕,而他著起顏色偏又如此濃厚,他把一條條又濃又深的顏料從鉛管擠到畫布上,感覺像把一塊塊的法郎倒在海裡。他作畫極快,以致畫布的賬單極為可觀,直到顏料和法郎用盡,困難又再開始。



梵谷為了追求繪畫更高的境界,聽從西奧的建議,動身到巴黎-當時歐洲的藝術之都,並經由他的介紹,認識了許多有名的畫家。此後幾年,是梵谷藝術創作最旺盛的時期,隨後又遠去南方的阿爾,並與高更同住一起,直到梵谷發病,送到精神病院為止,這段時間,他沒有賣出任何一幅畫,所有的生活費用都由西奧承擔,並給他繪畫上的最大支持和建議。



當梵谷發病時西奧非常憂傷,雷大夫向他保證說文生很快就會康復,又說會照料文生,不但把文生當病人,更把文生當朋友,西奧才肯離開。出院不久梵谷的癲猏病又發作,隨後被送到聖保羅寺的療養院,在瘋人院度過三個月後,又開始出外作畫,第一次自己作品的出售,加上西奧拍來的好消息,使文生病情逐漸好轉。但他的病情不定期發作,終在麥田裡飲彈自盡,幾乎是文生死後的整整六個月,西奧太過憂傷也逝世了,屍體埋葬在哥哥身邊,死後也不分離。 


文生‧梵谷








 


文生‧梵谷




西元一八五三年三月三十日,出生於荷蘭的德弗洛特‧尊德特村。
梵谷藉由獨特的畫風實現他的理念「把生命注入畫裡」。




 
















向日葵
當梵谷第一次看見了向日葵時,便非常仔細地把它畫下來。每片都朝不同方向伸展且乾枯、尖銳的花瓣,與中央整齊的花蕊成對比。








在左邊這幅畫中,分別在桌子和牆壁以及花瓶的瓶腹都有一條藍色的線來區分不同深淺的黃色。
梵谷夢想用向日葵的畫裝飾他的房子,但希望每幅畫都不一樣,試過背景是藍色或黃色的,最後他覺得以黃色背景畫黃色的花,效果最好,因此一直採用這種組合。













夜間露天咖啡座
梵谷採用了鮮明的色彩來表現城市深夜中的露天咖啡座。整幅畫中找不到一點純黑色,全都用深藍、紫色和綠色來描繪。甚至連影子也都是用許多的顏色融合而成的。

 
























 

拉克羅的豐收
梵谷在一八八八年六、七月間經常漫步在阿羅附近的鄉間,他發覺拉克羅的田園「像大海一樣美麗浩瀚」。







梵谷想記下這片土地,因為他對它有很特別的感受。他想像自己是居高臨下,用這樣的方式來作畫。高處的視點使田園彷彿伸得比實際看到的還要遠。



























絲柏




在這幅油畫「絲柏」中,幾乎每一平方吋都有圖案,漩滑的圖形使得這幅畫充滿了活力與律動。
梵谷將所看到的事物轉化成渦形,他以這樣生動繽紛的活力畫出天空和地面 。他又找到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他對大自然的讚嘆。





 












 

麥田
梵谷也畫些藝術作品的素描,在他的素描中,白紙本身就代表了光線,因此他必須留出不上墨的地方。最暗的區域就是粗線條畫得最密的地方。
























麥田群鴉








梵谷奔放的筆觸把大塊藍色與穿插著紅綠條紋的金黃四種顏色組合成一首不安的交響曲。即使有人覺得「麥田群鴉」裡的暴風雨是梵谷死前的惡兆,但他自己卻把金黃色的麥子看成對生命的肯定。在寫給弟弟的信中說到他在這鄉間發現了「健康和復元的力量」。



















星夜
這幅畫的主題獨特,也因畫中流露出濃烈的情感而出名,畫中崇高的宗教熱誠,使其成為十九世紀最傑出的宗教畫之一。雖然這幅畫的含意不明,但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這是梵谷最好的作品。

 
















 

仿米勒的初學步
對梵谷來說,米勒是「偉人中的偉人」。梵谷總是想模仿米勒作品中的「真實與單純」。他甚至稱呼他為「米勒老爹」。他覺得在米勒的藝術中,可以看到被他自己稱為「寶貴珍珠」的人類心靈。







梵谷認為這幅畫可能會被掛在育嬰室中,因此在這幅畫中他選用了粉嫩的色彩來做畫。











奧維的瓦塞河畔
在梵谷的畫中,顏料塗得很厚,常見到互補的顏色放在一起。梵谷筆觸有力,他畫陰影和反影不只用黑色,還加上了各種顏色的組合,並給人物畫上輪廓,讓他們從中突顯出來,構成強烈的圖案。

 














標籤:
瀏覽次數:328    人氣指數:1308    累積鼓勵:4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轉貼~米開朗基羅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福氣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