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41898
 容容~請先看自介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電影佳句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真實的婚姻...轉貼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一位醫師寫的抗癌體驗談
作者: 容容~請先看自介 日期: 2013.08.05  天氣:  心情:
看完~~從病危到跑馬拉松~~一位醫師的抗癌體驗談

成功者為自己的疾病負責,相信自己就有強大的力量,可以照顧自己身心靈的健康。他們重視自己的情緒需求,導引自己的感受,自己創造快樂和幸福。成功者不怪罪他人,不後悔過去,不苛責自己,他們只是讓自己心態平和,學會感恩,接受現狀,想辦法現在就過得舒適自在,有滋味。成功者會告訴您,把握當下,每一刻都盡己所能的好好生活,這是抗癌成功的基本要求。您不怕癌,繼續過您的日子,癌症就對您無可奈何了!

成功者說,您可以恐懼,憤怒,滿懷罪惡感,但也可以不這樣。您可以決定您對待癌症的態度,成功者以積極主動的庇度,勇於面對自己的困境,接受自己的劫難,卻又能在內省之後肯定自己。成功者承認自己曾經脆弱無助,但不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罹患癌症,只是代表自己的生活必須改變。

大部分的人總是一喜歡承認自己的軟弱,所以他們有時候會反血操作,故意裝做一副大刺刺的樣子,其實內心空虛得很,很怕被家人朋友拋棄,很沒安全感,他們會說一些自暴自棄的話,為的是想引出人家關心的表態,非得逼人家出一些帶著保證的話,他才會安心。在心態上,有點退化成小女生要求情人海誓山盟那樣的情況。
標籤:
瀏覽次數:138    人氣指數:2318    累積鼓勵:10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電影佳句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真實的婚姻...轉貼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9-02 13:05
倒不是說,我知道怎麼治。我只是會思考想辦法而已。
我是從人家的成功經驗裡尋找最大公約數。這是最可能成功的重點。
我也從人家的失敗經驗裡尋找共同特徵。這些比較像致命的原因,癌症本身反而挺溫和的。

還有,我沒有辦法做實驗,這不是能控制與重覆的,只有小心歸納避免武斷的錯誤而已。

目前能推薦的有兩條:

第一是「減少壓力」。各種壓力都要去考慮。已知「壓力」是造成癌症最重大的嫌疑犯。其他都算次要。這是消極面,也就是最起碼要做好的。

第二是「增加正向力」。最主要的培養開懷大笑的習慣。人除了釋懷,還要開懷。找到積極而有力的方向,就會逐漸重新塑造身心了。
 
時間:2013-08-16 11:23
(續前)
陪兩位大人治病,我住醫院比住家裡的時間多。甚至我停掉工作,陪父親治病養病近一年,目的就是要投入夠多、確保治療能有效。但結果是看出一堆問題。病人都很想靠它,但這醫療體系小病不需靠,大病不能靠。醫師角色其實是做生意,而不是做研究的(我自己是電腦的醫生,一樣,複雜難解的問題我們能不解就不解,因為成本的問題。而醫生比我們貴太多,更不能「不務正業」。)

於是我知道怎麼治癌了,也不怕癌。只是能用的人很少罷了。
(2/2 完畢)
 
時間:2013-08-16 11:22
嗯,生病時人多沒主見,什麼都可試試,除了花錢之外倒不是什麼壞事(我也託好友前後去北京買過兩箱螺旋藻)。

但是我學工程的人,做事都要真正解決問題,做東西一定要會動會跑,不然不只拿不到錢,還會賠錢。這跟醫生不一樣,他們錢都先收,不管有沒有治好,錢一塊也不會少。
(1/2 待續)
 
時間:2013-08-16 02:07
(續前)
我一路看過來(兩位父親的治癌史)的懷疑,最後是一位日本醫師說實話,印證我的懷疑有理。他拿出他們知道的統計數字,說明治病這一塊,醫界是有很大「不方便說的真相」,所以他與同志放棄多年行醫,重新找合理的路走。妳可以找《90%的病自己會好》與其他他的著作來看。他承認現行的治療策略,有治和沒治沒差。

真正的治療,我比較認同台大李豐醫師《我賺了三十年》與其他她的著作中寫的,那是一個人身心、習慣的大改造。「每天開朗地笑」之類。但這對大多數的病人何其困難?病人早已習慣被動、放棄參與,一切交給醫生處理(不是動刀就是吃藥而已),但憑心良說,醫生能為你做的(與了解)很有限啊!
(2/2 完畢)
 
時間:2013-08-16 02:06
啊,I m sorry to hear that...
這些補救方我並不懂……前三者在補救化療危害,後兩者在補強體質的吧?
但也許都不足以補回化療的傷害……

我認為化療是種很有問題的療法(連西醫對它都很保留,能的話他們就「開刀」解決,而不玩化療),對身體的毒害極大,而理論上的貢獻又很沒說服力(視癌為傳染病欲殺盡,但癌細胞並非外來的感染。怎麼努力殺光,病因不除,都會復發的。但西醫治癌都不管病因的)。千方百計毒盡殺滅癌細胞(病人也提早懨懨一息),只換來「五年存活率」多1-2%。我認為那根本就只是偶然誤差。
(1/2 待續)
 
時間:2013-08-14 08:30
他說的是對的。
現代醫學在癌症這塊很弱。(但又不能承認)
我一年內死去兩位台大醫科的學長,同屆的,才40幾。照理說他們能弄到最優的資源與治療,但撐得沒有一般人久。所以我知道,重點不在西醫的治療。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