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21370
 輕舟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人是活著的鬼 鬼是死了的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招募間諜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楊朱與墨翟
作者: 輕舟 日期: 2012.06.29  天氣:  心情:
  孟子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指的是楊朱,也就是相傳曾說過:「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的那位思想家。墨則是摩頂放踵,勞碌於天下,主張兼愛、非攻、節用的墨子。孟子認為楊朱強調個人,忽視君臣倫理;墨子則主張兼愛,漠視父子之親。一個「無君」,一個「無父」,如同「禽獸」一般。因此,孟子以聖人之徒自任,以排拒墨「邪說」,悍衛孔子之道為職志。

  孟子用「禽獸」一詞來批判楊墨,可以見得他和楊墨思想之間勢如水火,非去之而後快不可。《韓非子》的〈顯學〉篇中,說儒墨是當代顯學,但楊朱在先秦古典中卻難得一見,何以孟子將他與墨家相提並論,作為兩大思想論敵呢?

  若由思想內涵觀察,楊朱重視個人生命的自由舒展,反對因為外在政治社會秩序的干預而傷害了生命的本然純真,基本上是當時道家或隱者的思路,他們所嚮往的是羲農上人時的自然無為年代。而墨家主張兼愛,破除人間因宗族倫理所樹立的藩籬,打破宗族的界線,事實上進一步才能建立超乎宗族之上的集體意識。墨者集團的紀律嚴明,可說是最好的說明。

  換言之,楊朱主張個體的自由與解放,墨子則強調集體的新秩序,恰好是在個人與集體光譜的兩端。從楊朱的一端,排除了君臣倫理所建構的政治秩序;而墨子的一端,則取消了宗族倫理所支撐的社會秩序。而這兩者,恰是對從封建體制「親親」與「尊尊」原則上所孕生,儒家倫理核心的「父子之親」、「君臣之義」的最大挑戰。而楊墨兩家也因為具有兩極的代表意義,成了以封建倫理為基礎的儒家最大的對手。

  楊朱代表的是追求個體自由解放的道家思想,類似的態度還可以在告子與孟子有關人性的辯論中看到。告子以為人的本性好比杞柳樹,而仁義好比用樹木加工做成的杯盤。以仁義來改造人性,就好像是扭曲杞柳來做成杯盤。因此仁義事實上是戕賊人性的禍害,人應該順著自己的本性自然抒展。

  《莊子》書中更有許多寓言述說著同樣的理念。其中一段故事是這樣的:莊子在前往楚國的路上,遇見了個髑髏,雖是枯骨卻儼然仍有人形。莊子以馬杖擊打髑髏,問道:「你是因為貪欲而失調理,以致夭折性命?還是因亡國征戰,遭斧鉞誅殺?或是行為有虧,羞見父母妻子而死?又或是因挨餓受凍而亡?還是因年歲到了,以壽終於天命?」說罷,援靠著髑髏,高枕而臥。夜半,髑髏入夢來,告訴莊子:「你的言談像是辯士,但所說的都只是活人的憂患。人若死了,就沒有這些煩惱了。想聽聽死是怎麼回事嗎?」莊子回答:「好啊!」髑髏又說:「人死了,上頭沒有君王,下邊沒有臣僕;沒有四季炎涼之變嬗,而與天地同壽;雖南面稱孤,王者之樂也不能相比。」莊子不信,說:「我若能祝請司命大神恢復你的人形,重新敷上骨肉肌膚,讓你歸返鄉里,重見父母妻子,你願意嗎?」髑髏眉頭深鎖,道:「我豈能放棄甚於南面為王的至樂,再返回人間的憂患呢?」

  簡單地說,道家認為世間的紛紛擾擾,其實都是庸人自擾,是人與人之間組成了複雜社會,人與人之間有了社會的分化,人欲橫流之後所造成的問題。但是在羲皇上人的純樸世界裡,人人自適其性,不分物我,不分人己,無小大之分,淳然自得,才是最完美的境界。不管是儒家的宗族秩序、社稷意識還是仁義道德,在道家看來,都只能治絲益棼,不但無濟於事,抑且損喪人性本真。
標籤:
瀏覽次數:579    人氣指數:1579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人是活著的鬼 鬼是死了的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招募間諜
 
給我們一個讚!